成群結隊的狍子、野豬在廣袤的林海雪原盡情馳騁;品類豐富的藍莓、白樺包養樹汁等林下產品加工車間忙得熱火朝天;放下斧鋸的林區職工直播帶貨、辦起農家樂……黑龍江重點國有林區生態興、產業旺、生涯美,煥發出勃勃生機。

本年4月1日,黑龍江重點國有林區迎來周全結束自然林商業性采伐十周年。十年來,當地龍江森工集團、伊春森工集團、年夜興安嶺集團錨定資源增長、林業增效、職工增收三年夜目標,在轉型發展的途徑上筑牢北疆綠色樊籬,端起“生態飯碗”,收獲“金山銀山”。

厚植“生態底色”,莽莽林海重煥生機

走進伊春森工集團五營國家叢林公園,觀松年夜道兩側的紅松巍然聳立,林包養網間草木旺盛,不時傳來陣陣鳥鳴。登上觀濤塔,一看無際的林海令人沉醉。

“隨著叢林管護持續加強,這里的紅松長得越發粗壯,有些一個人都抱不過來。”五營國家叢林公園經理助理崔健華說,“因為及時停伐才留住了這些寶貝”。

在幾十年的開采歷史中,超6億立方米木材從黑龍江重點國有林區發往各地,聲援全國經濟建設。但是由于長期高強度采伐,這片林區叢林資源年夜幅減少,一度墮入“資源危機、經濟危困”的地步。

2014年,這片全國最年夜國有林區周全“禁伐”,林區生態由此出現轉機。

“從前是樹木一條條,現在是林子一片片。”年夜興安嶺集團塔河林業局眺望員李春梅說,近些年眼看著林子越長越高,野生動物也越來越多。

沿著松嫩平原一路向北,汽車駛進年夜興安嶺林區,不時有猞猁、野雞等動物在林間途徑上穿過,留下密密層層的腳印。

叢林茂密了,野生動物更愿意“回家”。黑龍江省小興安嶺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研討中間主任崔巖說,隨著生態環境向好,野生動物棲息地破裂化、天然保護區孤島化等問題慢慢化解,就連東北虎都頻繁“現身”。

周全停伐以來,東北虎在這一區域活動范圍慢慢擴年夜,僅龍江森工集團施業區內的活動范圍就由原來的9個林業局擴年夜至14個,年夜、小興安嶺也時隔多年之后再次發現野生東北虎。

“山君處于食品鏈頂端,對棲息地條件請求極高。”東北林業年夜學傳授、國家林草局貓科動物研討中間主任張明海表現,東北虎頻繁出現,說明這里能給它們供給大批食品,也證明林區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獲得有用恢復。

狍子跑進市中間“逛街”、黃喉貂到廚房“偷走”剛從冰箱拿出來的肉……近幾年,人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明顯晉陞,人與天然和諧共生的畫卷正在黑龍江重點國有林區漸漸展開。

“以前造林重數量,現在更重質量。”捧著翠綠的小樹苗,年夜興安嶺集團圖強林業局中間苗圃主任紀東亮說:“這是用輕基質杯培養的,能年夜年夜晉陞成活率,今春已備好200萬株幼苗,再熱和點就進山造林。”

十年來,黑龍江重點國有林區依托停、管、撫、造等多項辦法保護年夜叢林。

林空中積增至2162萬公頃、叢林蓄積量達21.58億立方米、陸生野生動物達到500種擺佈……經過長期休養生息和林業人的悉心撫育,中國南方最年夜叢林樊籬得以重筑,莽莽林海中再現勃勃生機。

做強“生態產業”,雙輪驅動林區轉型

停伐前,黑龍江重點國有林區走的是單一耗費資源的木材生產和加工之路。

十年后,依托綠水青山,林區游玩和林下經濟等生態產業遍地開花。

每年夏日都是林區游玩淡季。“南邊驕陽似火,但那里天氣涼爽、空氣清爽。”即使過往小半年,回憶起龍江第一灣景區,游客石密斯仍嘖嘖稱贊。

現在的年夜興安嶺,林子密了,人氣也旺了。“春節前后游客就沒斷過。”年夜興安嶺圖強生態游玩發展無限公司總經理安石春說,十年來,游客數量翻了8倍擺佈,景區支出也從全年幾萬元進步至1350多萬元。

湛藍的天空下,列車穿過小興安嶺腹地,帶領乘客穿越林海,親身經歷“林都”伊春深度游……這就是2023年爆火的“林都號”游玩列車。

“不僅外觀上將紅松、山石、雪花奇妙融會,列車內還設有酒吧、茶館、娛樂車廂。”列車服務管家林紅玉說,跟隨列車,可以將小興安嶺的叢林盛景盡收眼底。

伊春市文明廣電和游玩局副局長欒林說,往年當地招待游客1567.6萬人次,實現游玩支出114.2億元,同比增長均超過50%。

夏有涼風冬有雪。東北年夜秧歌、篝火晚會、雪野蹦迪……在年夜天然的“巧奪天工”之下,無數游人在中國雪鄉感觸感染冰情雪韻的魅力。

以前,雪是這里的災。雪鄉地點的雙峰林場因為雪年夜,木材外運困難,人們常看著漫天年夜雪愁雲滿面。

停伐后,原生態的雪景吸引了攝影愛好者和游客的眼光。林區人捉住機遇,打造出馳名中外的雪鄉景區。

“叢林里的風景,對林區職工來說就是一筆財富。”平易近宿老板潘德國說。在剛剛過往的冰雪游玩季,雪鄉共招待游客130.9萬人次,比歷史最高程度增長62%以上。

不止游玩,借助豐富的叢林資源,黑龍江重點國有林區的藍莓酒、樺樹汁等一系列林產品走進市場。

“第一次喝用藍莓釀的酒,滋味噴鼻醇。”來自福建的游客,在年夜興安嶺集團阿木爾林業局北極島景區內品嘗過當地釀造的藍莓酒后贊不絕口。林業局產業發展科科長穆臣偉說:“我們成立了集采摘、加工、觀光于一體的北極冰藍莓酒莊,往年完成銷售支出約400萬元。”

走進伊春樺肽生物藥業無限公司車間,樺樹汁發酵的噴鼻氣撲鼻而來。“樺樹汁是從白樺樹中提掏出來的無色或微帶淡黃色的通明液體,現在是生產淡季,正在進行樺樹汁飲品灌裝。”公司總經理胡子涵說,公司已研發出樺樹汁飲料、面膜等一系列產品,往年產值5000萬元擺佈。

近年來,黑龍江三年夜重點國有林區貫徹“包養向叢林要食品”理念,重點發展小漿果、樺樹汁和中藥材生產等一大量生態產業,加快晉陞林區綠色生產力。

端牢“生態飯碗”,職工生涯蒸蒸日上

停伐后,數萬名林業工人放下斧鋸,良多砍樹人變成了護林人,王凱就是此中之一。

“現在依舊天天上山,但任務是緊盯叢林火險和盜采盜伐。”龍江森工集團衛星林場護林員王凱說,“雖然不砍木,但支出反而增長了,這片林子就是我的飯碗。”

同為衛星林場職工的潘德國曾是一名運木材的拖沓機手,隨著林場采伐量慢慢減少,他和愛人建起平易近宿,現在生意有聲有色。“一個冬天掙的錢,趕上過往運木材一年的支出了。”潘德國說。

在一系列政策支撐下,黑龍江重點國有林區鼎力推動生態保護和產業發展,改良職工生產生涯條件,帶動職工增收致富。

談及十年來的生涯變遷,阿木爾林業局林場職工孫立森告訴記者,工資翻了一倍都不止,生涯條件也越來越好。“以前在山上睡覺都凍腦袋,現在有了熱和的磚房,冰箱、彩電也一應俱全。”

“身邊不少老伴侶都吃上了‘生態飯’。”孫立森說,任務之余,不少職工開起了農家樂,當上了導游,還有的搞直播帶貨。

生態恢復引得游客紛至沓來,管護站成了人們的落腳點。

“游客嘗了我們的特產后都想買,我就幫年夜伙把采山帶回的林產品一路銷售出往。”阿木爾林業局龍河管護站管護員何喜艷說,林業局還給職工免費培訓、購置直播設備,“現在靠著直播售賣林產品每年能增收2萬多元”。

多年前,伊春森工集團退休職工劉養順與老婆僅靠退休金維持生涯,自從2016年開辦了農家樂包養,家里發生了天崩地裂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開初的10張桌,到現在的18張桌,年招待游客上萬人,增收十幾萬元。”劉養順說,游玩支出讓一家人的精力面孔有了新變化,越來越有干勁了。

“再攢幾年錢,想給平易近宿房間升級一下,讓游客親身經歷更好。”“有時間想往周邊林場逛逛,發掘點好產品,帶動更多職工增收。”“本年準備把隔鄰的菜園租過來,游客就愛吃自家種的青菜。”……

廣袤林海,踏實肯干的林區人滿懷嚮往,正一個步驟一個腳印,筑牢北疆生態平安樊籬,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

(記者熊言豪、管建濤、陳益宸、徐凱鑫、王君寶、董寶森)

新華社哈爾濱4月2日電

新華社記者 來源:中國青年報